最近,看到一本名为《俺是山东人》的书,不仅被深深吸引住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一个个鲜活的山东人仿佛就站在面前,我可以看清他们的面孔,体味他们的性格,乃至可以看到他们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
《俺是山东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长约31万字,共分为3个大部分:山东人的基因、山东人的性格、山东人的走向,可谓是一部“山东人大全”。作者郝桂尧保持了自己流畅、凝练、优美、善于讲述的一贯写作风格,此外,我认为该书有几大特点:一是对山东几千年的历史和山东人这一颇具特色的群体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三大部分的题目就是三条鲜明的主线,让人读来有一种丰盈、生动、旷达、明晰的感觉,丰富的资料中,文化风骨异常突出。而且这三条主线有一个灵魂统帅,这就是山东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包括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衣食住行等等,是研究群体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作者认为:孔子的“仁”是山东的“土特产”,来源于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而“礼”则来自于西周。孔子汲取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以仁、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儒学的奠基人和最主要代表。这是山东人的灵魂,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秦汉时期的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特别是在山东人身上打下鲜明烙印。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山东人的“基本基因”,同时也在和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中传承着。性格是文化基因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山东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忠和孝。忠孝来自于“仁”。忠是对于国家而言,孝是对于家庭而言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没有“社会”这一概念,只有血缘家庭,以及由此扩大而成的国家,其中最大的社会角色是忠诚的臣民、孝顺的儿女。这两个角色山东人都扮演得极其出色。所以山东只出宰相,不出皇帝;所以二十四孝里有10个山东人;所以山东人讲究礼仪、诚信、正直而倔强……山东人是中国最优秀的群体,是道德楷模。今年四川发生了大地震,一批批山东人义无反顾地走向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出了“史上最牛农民救援队”等很多感人事迹,山东对口支援北川,几乎是倾尽全力。不光是地震,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国家有难,山东人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是"忠"字使然。
二是作者从一个普通山东人的角度出发,注重细节、故事和感受,注重地域文化里具体的人和事,从而表现整体的山东人,表现当下的山东人,而不仅仅是历史上和书本里的山东人。这使得全书充满了阅读的快感,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兼备,很多人在书中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自我,了解了家乡的文化谜底。作者没有进行枯燥的论述,而是通过具体地点、人物、故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思考,他到过孔子的老家曲阜,考察过道教的发源之一地胶东半岛,在山东佛教的两个中心济南和青州留连忘返。他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当在山东,山东话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形成了。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和四大名著都能在山东找到对应地。李白和杜甫等大文豪和山东有不解之缘。鲁菜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山东人身上的每一种文化现象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人和物。
三是解释了山东人身上的很多悖论,以“忠孝”著称的齐鲁大地,为什么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地区?山东人是“重土安迁”的典型,可是现在为什么东北、西北、江南到处是山东人?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什么至今山东“官本位”沉疴难以治愈?儒释道在山东怎样兼容并存?东西走向的黄河与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在山东构成怎样的文化生态坐标和经济发展维度?除了讲究“仁”,山东人身上还表现出“义”的特质,滔滔黄河和巍巍泰山对他们有影响吗?他们有哪两种“大汉基因”?自古以来,战争与动乱如何一次又一次为他们的刚性淬火……这是山东人的另一个侧面。诸如此类大家想知道的问题,本书都一一点破,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四是作者提出一个崭新的文化命题:山东人将向何处去?现在的山东人是勇猛的蚩尤吗?是互相把对方肉体当下酒菜的东郭和西郭吗?是万世师表孔子吗?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吗?是一代书圣王羲之吗?是梁山好汉宋江武松李逵吗……显然不是。但是山东人的血液里又流淌着他们遗传下来的基因,脑子里沉淀着他们锤炼出来的群体意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法制和民主意识的公民,山东人显得不太适应了。孔孟之道对撞市场经济,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近来,山东省提出要建设经济和文化强省,这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种准确定位。山东提出新时期的山东精神,这就是“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短短20个字,为山东人今后的发展树立起了一面精神旗帜。作者从经济、文化、性格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山东人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剖析了发生在山东人身上的一些经济、文化现象,并提出了“做一个开明的新山东人”的口号。所谓“新”,就是抛弃山东传统文化里“官本位”、“重土安命”、保守守恒等糟粕,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弘扬齐文化的问题,认为齐文化更与我们这个时代相适应,山东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属于齐文化区。山东只有展开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双翼才能腾飞。
另外,作者在书中充满了对山东这块土地和山东人这一群体的深厚感情,特别是对故乡和母亲的描述,令人动容。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贯通在此书的序言里称:《俺是山东人》既可以看成一部探究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的社会学论著,也可以看成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抒情散文。我认为此言不谬。(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