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在这温润的春雨天,手捧陈丹燕的《莲生与阿玉:关于信仰的事》细细品读,任凭那淡雅的文字洇染心头,就更加知足了。
陈丹燕笔下的父亲莲生和姑姑阿玉并不是非凡人物,他们只是生于20世纪初期,走过九十多个年头步入21世纪的老人。他们的一生就是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缩影。可是陈丹燕不仅仅停留在追溯旧事之上,她用直抵人物灵魂的文字,为他们画像,画的是他们最真实的灵魂,画出他们真真切切的生命质感。那段常常被浓墨重彩勾画的历史,这时退到他们身后,成为映衬他们生命轨迹的背景。
生命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生命的出身可以很低,正如莲生和阿玉,他们生在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贫困家庭。而他们不因为出身的卑微,就降低了自己灵魂的高度。莲生“始终是一个在古老、颓败小城里长大的理想主义者,带有特殊的精神洁癖”;阿玉则为操持家庭终身未婚。正是这始终不变的信仰,助他们从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底层一步步走向自尊自强的新生活。
在陈丹燕时空交错的叙事中,莲生和阿玉一辈子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是浮光掠影。更重要的是,文中常常或明或暗地描绘着他们的灵魂、抒写着他们的信仰。于是,真实可感的两位人物跃然纸上。
在故乡,陈丹燕舒展心灵,细细感受着这个南方小县城,捕捉着莲生和阿玉曾留下的气息。于是,在书中,她细腻地写下了自己的奇妙感觉,仿佛自己与曾经年少的莲生、如今苍老的莲生在此同时交会。这种时空变换的灵活叙事模式,贯穿陈丹燕全书,再配以莲生的回忆性文字,使得记叙莲生的这一部分文字特别富有张力。
面对着父亲当年出生的房子,女儿第一次找到了自己血脉的源头。而这样的一次寻根,不也是女儿坚持信仰、忠实灵魂的写照吗?与其说这本书写的是父亲和姑姑,不如说,勾画出了陈丹燕和父亲、姑姑三者坚持各自信仰的纯真灵魂。
(作者:谢婷婷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