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波(不夜影城)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三毛之所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很多人崇拜追捧,就是因为她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坚持、自己的自由,她的作品和她说的很多话无不表露出她内心的强大。然而同样是她,却在尚未知天命的年纪选择自杀辞世,“假如我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这对于我,将是一种幸福”。尽管她也曾坦诚的表示出这样的心思,然而做的如此决绝、如此突然,还是令人震惊、让人扼腕。滚滚红尘,她来过,她走了,至今世间仍有无尽的言语追忆三毛的传说。王臣新作《今生就这样开始——三毛传》就是其中之一,书中略述三毛生平,浓墨于其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带我们穿越时空,重新认识这样一位有才华、有个性、有风骨的奇女子。
有精神洁癖的人或许会取得一般人不易取得的成就,但注定会经受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三毛便是这样的人,早慧而敏感的她,小小年纪便选择以书为伴,而读书越多更加深了她对文学之美的痴迷,更加“眷恋文字、眷恋尘世、眷恋浮生沧浪万丈红软”,在书海中泛游在她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火种,也让她“入戏太深”而执着于这些纯粹,正是源于此,三毛从小就表现出一种与庸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气场,总是那么特立独行,一如她自己所言“戏,这么演,叫戏,那么演,也叫戏。你是自由的,你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路。他人喜不喜欢你走出来的路,不是你的事情,因为,毕竟,你没有强迫任何人。”当然这些特立独行更多的是表现在爱情上。
四十八年对于三毛来说很漫长,但真正过去也就是弹指一挥。《今生就这样开始》里,我们看到在三毛的生命中不断的遇见一些人,也会不停的和一些人说再见,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回陌生,从情投意合到分道扬镳,从相见恨晚到不如不见,直到遇到她一生挚爱——荷西,才让习惯了一个人远行的三毛真正感觉到,两个人的世界会更精彩。但上天对三毛实在不公,让这个她离不开的人离开了,成为三毛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之痛,她的精神没有了寄托,她的灵魂没有了挂靠,她的生命也从此凌乱了。
谈到三毛的自杀,三毛大姐陈田心曾说过:“一切都只在她的内心,所以没人能救她。”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荷西的死,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公众给三毛的压力。生命只是沧海之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不愿触碰的痛,荷西的死便是敏感的三毛致命之痛,但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公众人物,她却不得不屡屡将自己的伤展示出来,还要任人评说,而一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新的推测,以及对三毛其人的新评价。正是这种成名后的被窥视、被曝光,加上三毛写作带有真实的自我剖析,让这个有精神洁癖又无法走出丧夫之痛的女子不堪重负,选择了到另一个世界自由流浪。
滚滚红尘,你来你走,幸得有你,自由执着。对于这样一位奇女子传奇的一生,我们怎么说都似乎不够,怎么想也似乎不为过,或许还是作家琼瑶看的通透:说是了解你的,了解有多深?说是你的知交,相知有多少?说你不快乐,到底快乐是什么?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