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近些年来,传统出版社面临互联网和数字出版的多重冲击,有的如巨星陨落,有的则通过转型获得了新的生机。作为已有62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转型至今,已经走出了一条除了图书出版、发行业务之外的版权运营之路。
出版大佬变身艺术片推手
简单的灰砖白墙、醒目的红色文字,位于农展馆南里10号的作家出版社大楼,在旁人眼中多年如一,始终未变。但这家老牌出版社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仅涉及图书出版、发行业务的传统企业。
除了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的出现及快速普及让传统出版社近些年的发展可谓如履薄冰。“尽管作家出版社在过去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重重困难,但科技变革带来的市场转变,使单本利润率下降。”面对如履薄冰的境遇,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及其团队于2013年成立了作品研发中心,决定让那些沉睡的文学作品通过不同载体重新复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视业缺少优秀的剧本资源,便开始尝试在文学向影视转换中做探索。”
当作家出版社拥有优质文学版权的基础后,如何使版权进行有效输出则是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作家出版社集结影视行业从业者成立百城映像(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城映像”),专注于影视投资和制作。
目前作家出版社旗下的百城映像已和央视电影频道合作拍摄了7部文学电影,其中电影《天津闲人》曾获第13届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而电影《危城之恋》也获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文学改编奖等三项大奖,并能保持至少一年的生命期,获得稳定收益。
转型之初遭遇多重阻碍
其实早在2010年,作家出版社就已经开始在思考转型战略,虽然作家出版社现阶段具有内容优势,改编的影片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过去由于对版权意识的缺乏使其在转型的过程中仍面临较多困难。
转型之前,由于作家出版社的版权意识不强,使得对存量的版权资产没有很好地管理,处于无管理的状态。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葛笑政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作为一家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机构,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大家熟悉出版流程,但并不代表熟悉版权的管理和运营。”
影视制作方面在最初阶段也遇到了困难,百城映像CEO许刚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刚成立时,由于在业内的影响力较弱,只有三名成员,一位导演、一位制片人和一位总编剧,那个时候的公司感觉更像是一个项目组”。
转型本身就并非易事,各种问题就像约好了似的,共同涌向了葛笑政的面前。“那段时间,我们既要各处走访、学习、调研,还要同时对社里的员工定期进行观念转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逐渐的,葛笑政的朋友圈里不再只有出版人、作家,为了转型,他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了影视公司、电视台,这些原本和出版没有太多交集的场所中。
尽管这个过程有些痛苦,但看看如今作家出版社的转型效果,也算值了。
拍电影只是一个开始
工作日下午3时的作家出版社内,工作人员为图书发行、出版等相关事宜来回奔波的景象依然时常出现在办公大楼里,但这已经不再是他们工作内容的全部。在老员工张先生看来:“十年前,我们工作的目标是给读者出版好书。而如今,我们的服务对象不再只有读者,我们的工作内容不再只有图书,我们的发展空间也存在着更多的可能。”
影视作品对于作家出版社的转型也只是先行口,未来作家出版社还会基于文学作品的特性,将其改编成游戏、动漫脚本等其他文化形式的作品,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版权运作。
在葛笑政看来,目前作家出版社离完成转型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在版权管理与运营方面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有效的版权管理与运营还有着相当长的距离,毕竟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版权管理与运营工作,在保证做好传统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做出版权运营的商业模式,辐射数字出版、影视制作、动漫生产,并以副业所产生的效应带动主业图书的发展。”。
作品研发中心未来也将对外开放,其版权资源库不限于作家出版社自己出版作品的版权,而是开放式的,全国任何一名作者只要确保影视改编权在本人手中,都可以将版权汇聚到这一平台上,而作家出版社则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分账权或影视投资权。
人物对话
对话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
北京商报:作家出版社为何会选择文艺片作为文学版权向影视生产转换的一个出口?
葛笑政:我国有丰富的文学资源,这些文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此外,我国电影院线现在充斥着美国大片和商业电影,文艺片少有生存空间,追逐票房的倾向蔓延在全行业。作家出版社作为国内著名的文艺出版社,不能完全坠落成唯利是图的商人。我们努力探索实现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带动图书出版发行。
北京商报:作家出版社今年会有哪些具体的布局和规划?
葛笑政:作家出版社毕竟是个传统出版机构,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传统出版和发行工作,两者不仅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传统出版做好了,作家出版社持有的自然优质版权就多了,更能带动版权运营等其他业务的开展。
北京商报:您如何看待出版业发展情况及未来?
葛笑政:我个人对传统出版业的未来一点也不悲观,甚至有数据支撑文学的出版,是出版业呈上升趋势的品种之一,因为只要有人类就会有阅读,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文学,只要有文学就会有出版。(来源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