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在物竞天择的法则下仍然散发那独特的民族魅力。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是少有的保有本民族文化不间断的民族,这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机和活力。而当今,在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时,在全球化包容的态势下,如何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鲜明个性,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因而,每个炎黄子孙都背负着这个使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责无旁贷。
它就是本着这一使命而诞生,它的推出者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传统,提炼出广东本土文化精华及关注的问题。而它的推出为推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添上了厚重的一笔,得到了广东省文化厅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它作为一部广东文化巨卷,是历史经典和现代辉煌碰撞交融的精华篇章。它主要以文字和思想构筑中华文化的本土之精华,是广东地区经久积淀的文化传统精华体现;它的叙述方式独特,笔墨不多,但句句精辟!在它的叙述行为中,它显示出其真正的文化光彩、细节魅力和发自内心信仰的力量;用它那非凡的表现力向人们展现了广东省的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艺术与艺术教育等行业本土之精华。
它散发出文化的魔力,任何人都无以抗拒,因为,圣洁的光环,让你欲弃不能。它那潺潺的叙述,犹如幻曲,你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被引入当今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潜在方向;或许,它在你的惊叹中带你走入了图书馆的殿堂,让你体会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快感,领悟读者服务与用户教育的实质,更领略数字图书馆带来的高新气息。进入到它的图书资料篇内,你被赋予的是图书资料冲击力的新概念,它在21世纪文化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纳更多的文化精髓。
经历几千年人间沧桑、王朝更迭而常存不败,这是中国文物博物带给你的震撼。文物博物以一种特别的诱惑力,使人疯狂——这就是其折射出的中华民族文化气韵,这种气韵拥有持久的生命活力。它把这种气韵用细微、多形式的方式分解在许多的言语中。所以,你可以在它的篇章中,在字里行间中可以感悟到文物博物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深与博大,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神圣。而它的存在,展现了许多难得的文化艺术瑰宝,也让人们深深的明白,中华民族文化,扎根于人之记忆、蕴涵于万物之中。
群众文化历经几千年无数代劳动人民口传心授、约定俗成。因此,它们存在劳动人们之中,所有的人都应当尊重这些文化传统显现出的独特文化空间。它努力的发掘广东本土群众文化,并且发扬它们这种无形文化的内涵与意义。走入它那特设的群众文化空间,你感受到的是它带给你的源源不断的群众文化感染力,他们纯朴、深刻。而你,在了解它的努力后,一定会为它的付出而感动。
它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另一面,又激活了中国传统发展创造的因子。事实上中国传统精神的特征之一即是具有极强的文化溶合性,艺术与艺术教育正是在不断创造发展中守恒的,它用灵活的手法向人们提出许多艺术经验交流的基础,也为所有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它的贡献为人们提供了面对艺术世界方式,是人们探索新的艺术精神途径之一。
它就是——《广东文化艺术论丛》——一本书,但应该说是一本实践的表现之书,是人们对广东文化发掘和传承的书,也是一本广东本土文化创造的学习之书。面对推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这样的的历史机遇,它会为推出一个文化独特、遗产类型丰富、有广东特色魅力的形象的广东而努力。它会牢牢抓住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这个机遇,承中华民族之传统,把广东的本土文化精华以它独有的方式展现给世界。(朱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