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首页关于大音新闻中心新书推荐图书订购期刊订阅编辑出版文教设备下载中心联系我们论坛
图书搜索:   书名 书号(ISBN) 作者 出版社 [高级搜索]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大音书界  >>  阅读厌食、百家讲坛与易中天及其他
阅读厌食、百家讲坛与易中天及其他
浏览:1792次      发布时间:2007-12-29      【 字体:    

      二OO四年二月吧,开播八年有余的“读书时间”被央视淘汰。这一无情的现实,让业已成活两年多的“百家讲坛”的制作人、策划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一惊未尝不是好事,在作出重新定位后,如今的“百家讲坛”一跃成为央视十频道高收视的栏目,火得一塌糊涂。据说,如今的“百家讲坛”录制现场居然成出版人与他们及主讲人洽谈出书的场所,差点没成为出版界的“风向标”。这是后话,还是先说“读书时间”吧。
      十年前五月十九日,当着装职业、形象清新的川妹子李潘端坐在央视的荧幕“谈《哥德巴赫猜想》”时,有不少文人学者欣喜中国从此有了一档属于知识界自己的高端文化节目。尽管播出时段很不理想(应是星期六的二十三点半吧),但大多惯于熬夜的书斋文人还是发现了她。可是到了二OO三年,由于综合排名严重落后于央视其它栏目,遭到末位淘汰的警告,最后出局。于是,这期间访谈了中国二百多位文化名人的李潘只有慨叹:泱泱大国的中央电视台,居然腾不出一点时间给一个干净高雅的文化栏目,岂不悲哉?悲则悲矣,徒唤奈何?
      这个节骨眼上,综合排名也相当靠后、收视率也颇低、但坚持“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已有两年多的“百家讲坛”“幡然醒悟”——消亡还是生存,这是个问题;该在“精英文化”和“大众娱乐化”中选择的时候到了。于是祭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大旗,由“精英文化”而“大众娱乐化”了。用该栏目制片人万卫的话说,就是“找到一座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这么一改,气象就大有些不同了。尤其是阎崇年走上讲台后,“百家讲坛”从此豁然开朗。到得易中天登场之时,那场面已是相当“状观”了。甚至还是在去年的某个时间,有记者去采访解如光(“百家讲坛”策划人)时,解就说过“明年易中天一定红”的话。而且果不其然,今年的易中天,那是红得发紫呀!这就令人不得不佩服解的预见能力了。这种预见力来自何处呢?我看除了解等作为策划人,通过几年的运作摸索,已经找到了国人阅读的关节和要害外,更有来自商业操(炒)作的魔力。
      那么当下国人的阅读是一种什么样现状呢?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快餐文化的消费需求日渐旺盛,阅读已变得式微了。在许多人看来,阅读是件奢侈的事情,甚至有些学者也坦承只翻报纸杂志,看看网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病,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如今眼下,环顾四周,你轻易就能看见脸带病相的芸芸众生。身患重症的病人难免就茶饭不思(不思阅读),营养不足(常识不够)。然而,身体不死,总还要摄入点东西,但香喷喷的大米白面,油旺旺的鸡鸭鱼肉(原著、经典)恐怕是难以消受了的——当今的国人出现了“阅读厌食”。加上中国教育的“大跃进”,使得不少人的牙口也不怎么好。
      作为“会诊专家”之一的解如光等人,一旦查到了病根,就满怀信心、轻而易举地开出一个“处方”——“‘百家讲坛’多期,每周两次”,保你成为“电视知识分子”。如果不是因为“百家讲坛”的毒副作用太大,其真不失为一味好药。诸如“学术进入媒体的公共领域是时代所趋,也是自身传播方式的拓展”。“学术不能只要精英化,还要学术平民化”、“普及常识同时娱乐大众”等等,无不是对其药效的肯定。
      除了娱乐大众,央视“百家讲坛”的重新定位,还让“躲进小楼成一统”、常坐象牙塔内的学者、教授们在一夜之间飚红成为可能。它能让登坛主讲者从微名到知名,如阎崇年、于丹等;使知名的更著名(抑或说使其知名更加广为人知),如刘心武、易中天。尤其易中天,简直是个奇迹。
      说易中天教授是今年国内各种媒体的“宠儿”,应该一点也不为过,其热度不亚于任何一位当红娱乐明星,以致于“易中天现象”成了国人挂在嘴边的常用语,真可谓“人人皆说易中天”,“意粉”“乙醚”满地是。这恐怕是易教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记得易教授亲口说过,“我是圈养多年的动物,只不过是偶尔出来打点野食”,可谁想,这一出来不要紧,这顿野食吃得呀,一个字——肥大了。真是应验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老话。这种时代,当今眼下,靠自己的水平挣点银子贴补家用,无可厚非。多元时代嘛,多挣些钱,出大点名,关卿的事?可有些老记们偏要问易教授挣了多少钱,就是你的不对了,当今不成文的一条规距就是“女人不问年龄,男人不问收入”。作为常混江湖的老记不曾记取?好在易教授有言在先:“今后非要再问我这些事,我坚决不予理会”,若有哪位老记硬要顶风而上,而被易教授呵斥一顿,那是你的活该。扯远了,打住。
      易教授缘何能如此之“火”?除了真正领会了策划人的传播意图,更是迎合当今大部分的表述习惯,加之易教授的功底的确了得。易教授的专业虽然不是历史,但他能“以人物讲历史,以历史讲文化,以文化讲人性”。这就足见易教授真是坐过冷板凳的人,就象余秋雨教授,当年在浙江余姚的山中小屋里是颇用了一番功夫一样。然而,嚼过外国的草根,吃过老祖宗留下的五谷杂粮的易教授和余教授们在自己的“身体结实”了之后却忽略了一个接近真理的事实——学术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必须经过那么一段“冷处理”,方得正果;浮燥、喧嚣当中是难以成就一位真正的学者的。更何况电视作为传媒的出现,一直以来就是长于表象传播,而拙于思想流布(电脑也莫不如此,这也是笔者作为一位卖书人,有足够信心将书卖下去的主因)。有一句话叫“离电视越近,离学者越远”。易教授、余教授一但忽略了这个事实,同时加上一位知识分子传达室承薪火的担当,便自然而然地挑起“普及”的重任,而在央视这样一个最高国家电视媒体的平台口惹悬河,滔滔不绝了。
      以笔者的水平,打死我也不敢说易教授在百家讲坛上的的“嚼三国”及余教授在“青歌赛”中“秀文化”本身有什么硬伤或错漏的地方,但这种现象的背后似乎有些不妥。有哪些不妥?窃以为有二:首先是让国人更多地理所当然地享用快餐文化的消费观念;认为学术时尚化真是时代所趋是其二。如此一来,是否背离了易教授、余教授们原本“希望为大众找到一些读书做学问的门径而大众更好地阅读思考”的初衷了呢?电视传媒的线性传播压根就不能替代阅读,更不利于思考。
      行笔至此,笔者忽然想起各地“书香节”、“阅读月”来。在政府纷纷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举办中,各地举办这“节”那“月”应是功德无量,然而,读者到底要读什么?却颇令我疑惑和迷惘。据说,易教授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时,有人带着面包、矿泉水从凌晨四点钟开始排队。为了维持现场秩序,警方竟然出动了15辆警车。这种场面,应该是“前无古人”了 。然而,这种表象背后果真是“全民阅读”的体现,或是易中天顶了罗贯中或者陈寿的位置?恐怕不是。据说,那些排队的男女老少多为目睹易教授真面貌而来。呜呼,哀哉?难怪有媒体要称易教授为“学术超男”了!易教授啊,在“百家讲坛”上,你原本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没想到最后你竟被大众娱乐了,有人却在旁边微笑点着钞票(当然易教授也收获不少),这,就是当下。有道是:
                                 为有学术下凡间,才令星光耀中天。
                                 百家讲坛非良药,阅读厌食却是病。
                                 读书公凭他人解,思考无以接前贤。
                                 板凳要坐十年冷,学养功底乃自见。

(张卿)

版权所有:广东大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海珠区赤岗西路20-22号畅流工业园2号楼1梯501   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0086-20-34025801   传真:0086-20-34025801   邮箱:gddayin@vip.163.com    粤ICP备15096249号  邮箱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