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有“书业风向标”之称的北京图书订货会盛大举行。这届订货会比往年更为红火,展位总数达1923个,总订货量21.3亿元,图书馆采购6500万元。与新年的脚步相配合,“辞旧迎新”也成为本届订货会的主要内容。一边是各媒体机构颁发2007年度的优秀图书奖,另一边是多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08年新书。花城出版社的《定西孤儿院纪事》成为大赢家,包揽“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图书奖”和“《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奖”两大奖项。
《定西孤儿院纪事》包揽两大奖项
作为对过去一年的终结性评选,“年度图书”一直是各出版社看重的奖项。由《出版人》杂志与新浪读书频道合办的“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盛况可谓空前,这里评选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大众投票,对过去一年中国出版界做了全面总结,颁发了包括年度出版人、年度分销商、年度策划人、年度作者、年度图书馆、年度新媒体和年度图书七个奖项。《定西孤儿院纪事》荣获“年度传记纪实图书”。另外还有七部图书被评为“年度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译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夺得“年度文艺图书”;《世界是平的》(湖南科技出版社)、《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友谊出版社)、《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三部图书共享了“年度人文社科图书”,而年度经管、生活类、科学图书分别颁给《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求医不如求己》(江苏文艺出版社)、《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据《出版人》总编辑陈晓梅介绍,此次评选经过来自文化、出版、新闻界百位评委提名,在《出版人》杂志和新浪网同时公布七大奖项候选名单,接受网下和网上投票。经过两个多月的投票,共收到网下有效纸质选票超一万张,网上有效选票超30万张,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在网络媒体发起全民投票的同时,传统媒体的推选同样引人瞩目。《中华读书报》连续三年评出了年度十佳、百佳图书,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等十部图书被评为去年的十佳图书,《定西孤儿院纪事》同样名列其中。《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庄建介绍,十佳、百佳图书由《中华读书报》编辑记者提名、讨论、投票产生,目的是为普通读者选阅图书提供指导和帮助,倡导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
六十年前的《未央歌》吸引眼球
订货会上,来自各出版社的图书种类繁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辽宁出版传媒等出版机构都大批量地推出图书。仅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其属下13家出版单位推出图书就达1万多种,其中新书2000多种。
在众多新书中,来自台湾的长篇校园小说《未央歌》成为令人瞩目的一本。《未央歌》是一部在台湾和海外华人圈内风靡几十年的小说,由作家鹿桥完成于1945年,在半个多世纪后,终于由黄山书社出版与大陆读者见面。小说以西南联大校园生活为背景,描写纯真温暖的校园爱情。自1959年香港出版后,这部小说被几代青年学子奉为经典,成为“校园圣经”,共销售200多万册。台湾歌手黄舒骏依据小说创作同名歌曲《未央歌》更是传唱甚广。此次黄山书社在大陆推出《未央歌》的繁体字版,颇有怀旧的味道。
该书首发式上,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老学者何兆武也被请到现场。“鹿桥原名叫吴讷孙,比我高一届,我还记得他的模样。”87岁的何兆武回忆道。被问到对小说的看法时,何兆武说:“小说不是历史,不能以写历史的标准要求它。《未央歌》写的并不是真实的西南联大的生活,那时的生活更苦、更严酷。”评论家张颐武则认为,这部小说能够写出在民族危难时刻依然有明亮、灿烂的人生很难得,这部“名头极大、传诵极广”的名作在大陆的推出很有意义。
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王朔新作《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赵本夫《无土时代》、杨志军《藏獒3》,北京出版社推出的邓一光大部头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凌力《北方佳人》,商务印书馆的《哈耶克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切·格瓦拉语录》等,都在订货会上隆重登场,期待在新一年有良好成绩。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