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今年春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真正享受义务教育带来的实惠,不再需要为教材亲自付一分一毫钱,转为国家统一支付,对于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大喜事。
由国家来为义务教育埋单,保证人人有书读,防止了一些贫困家庭因经济的问题而无能力供孩子上学的情况。当由国家统一为全国上下的适龄儿童付钱,全国中小学生一年教材费用集中放在一起时,大家看到了这个数目原来是如此巨大,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于是教材循环使用再度引起众人的注意,教材循环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最好的方法。因此,今年春季开学,某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部分教材循环使用,学生领到免费的新书,同时被告知部分教材需要好好保护,因为要保留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继续使用。
过去,我国学生的教材一般使用期限仅有半年,一个学期过后,教材要么成了收藏品,要么就当成废品贱价卖掉,这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大的浪费,尤其像一些教材,如:《自然》、《音乐》、《美术》及实验配套教材等等,因为平时极少使用,到期末还是新书一个模样。
将教材纳入循环使用,不但减轻国家的负担,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举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共有小学在校生1019万人,初中在校生是507万人,按每个人循环使用5本书教材,每本教平均10元,单是循环使用一年,教材费用就省了7亿多。教材循环使用背后,是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保护,教材的大量生产,不仅造纸要砍伐树木,而且造纸工业排放的污染惊人,教材循环使用后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教材循环使用,为政府节省下一笔巨大的费用,必然会影响到出版教材的出版社的利益。首先是由政府为教材埋单后,在折扣上出版社总得给面子,政府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教材纳入循环使用后,教材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幅下降,出版社得到的利润空间也就被榨压得所剩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