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大学的时候,曾有人在学校论坛上恶言辱骂图书馆管理员,指他们不配老师称呼。之所以学生有这种偏激行为,他们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或许有不和谐的经历,因此出此恶言。
关于图书馆管理员是否应该称呼老师,在互联网上搜索一遍才发现,不少在图书馆工作的人,连他们本身就对学生对他们的称呼也各持不同的看法。有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说,图书馆作为服务性的行业,不必借书的读者需要称呼他们为老师。也有人说:“叫我们一声‘老师’也不冤枉吧,毕竟我们给读者提供了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方面的指导或帮助。”
我对图书馆管理员称呼的看法,也曾有一个转变。读中学时借书,很自然地称呼管理员为老师,那个时候也没有在称呼上想得太多。读大学后对“老师”一称呼产生了某些疑惑,除了因为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校图书馆馆员的年纪与我们相仿。对上年纪的管理员,我们很礼貌地称呼对方为老师,但对着跟我们同龄的,挂在嘴边就显得有些拗口。
出现恶言的情况,我想,除了是学生一时气盛,会不会也如我一样,对着管理员年纪与我们相仿,一时不知道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称呼?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会明白基本的交往礼仪,恶言也不过是一时之气。
可能学生也有一种误解,以为直接在课室上授课才称得上老师。古人云:“师者,传授道业解惑也”。我们成长中获取知识,除了直接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是通过自主地从图书馆获取,而且随着一个人的长大,图书馆发挥的作用应该更大,图书馆是一个人获取知识之源,而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就负责着把图书上知识“转”到我们手中,理应配上老师的称呼。另外,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少人本身就是从教师的职位调岗过来的,而且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上公共图书馆,都是文化传承的场地,称呼图书馆管理员为老师,既是礼貌,也是一种尊重。
二
来到公司后,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我们公司内部也居然有同事被客户称为老师——用“居然”两字表达我的吃惊程度不为过,我想我们公司是没有教师的职位。
在公司,忙的时候我也相当成了接线员,接听客户打来的电话,大多数是要转线给其它同事。初到,每次要快速从密密麻麻的陌生名字的通讯录上找到同事的名字,放下电话后,我很困惑,怎么同事也被称为老师的呢?
譬如有电话找同事吕雪梅时,对方很礼貌地问:“吕雪梅老师在吗?”或“吕老师在吗?”或“雪梅老师在吗?”满口称呼都离不开“老师”二字,最初我还误以为对方打错电话了,向身边的同事求救确定有此人才放心。
慢慢地,当知道我们公司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图书馆,与出版社有业务上联系,对同事被称为老师就不觉怪了。我就一直在奇怪,我们公司不是学校,也不是上面所说的图书馆,怎么大家对我们的同事称呼为老师?应该是首先是因为客户是图书馆,我们尊称他们老师,很可能他们工作交流上称呼对方多是使用老师的尊称,于是开始称呼我们的同事为老师。
听到“老师”的称呼由惊讶到习惯,现在每次接电话听到同事被称为老师时,一下子感觉公司多了一份育人的责任。图书馆是人类精神食粮吸取的场所,我们公司服务于图书馆,深一层的意义来看,我们在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服务。我们公司服务水平将影响到图书馆的藏书,可见我们的工作意义与责任的重大。
现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对方很有礼貌地说:“老师,你好。”——我也成了“老师”,一下子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文/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