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书脊上颇带有挑逗性的书名,翻开后得马上承认自己想歪了,与自己所猜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是本作品选集,汇集了8位被称为“小姐作家”的女作家若干作品。再随手翻了一下,书页里介绍“她们曾与张爱玲同时,活跃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坛,……”编辑拿“张爱玲”三个字来做广告很成功,出于对张爱玲作品的喜爱,吸引了我要看这本与她同期女作家的作品。
书中介绍说,这些活跃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女作家因为年轻而摩登,故被称为“小姐作家“。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说到“其中除了汤雪华小姐没有烫头发,不在上海,比较老实朴素一点,其余的都是上海的摩登小姐。”书前几页附上几位作者当年风华正茂的玉照,照片上个个眉目清秀,带着甜蜜的笑容,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绝对符合美女的标准,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若按现时流行的说话,称呼她们为“美女作家”再合适不过。
与张爱玲同期,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张的作品如今依然拥有大批拥趸,而这些“小姐作家”几乎无人知晓。她们活跃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坛,因为一直来没有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我们这一辈人少人有机会接触到这批作家的作品,如果不是《小姐集》的出版,像我这类不是专攻现代文学的人,很可能连这些作家的曾经存在都不知晓。书中附上入编作品“小姐作家”的简介,从中我们或多或少了解到她们的生平,同是“小姐作家”也有着不一样的坎坷命运,如施济美淡出文坛后,在“文革”中受到迫害,选择在家中悬梁自尽,可谓悲惨。
可能先入为主的原因,还没有翻看就仿佛从铅字中感受出旧上海的气息。果然是同时期的作品,与张爱玲作品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如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旧式大家族、妻妾共存,这些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与现今不同的特有社会背景,所以当时的作品都离开不这些。
作品集中有几篇是自己很喜欢的,如汤雪华的《墙门里的一天》,写得很生活化且紧凑,全文从女仆阿发嫂在日常忙碌一天所见所闻,展示出一个旧式大家庭生活的丑陋百态。阿发嫂是墙门里最为忙碌的一个人,整天上下奔波服侍主人家的大大小小,因此家庭里发生的一切阿发嫂是最为清楚:大少爷与大小奶吵嘴、小姐夜出鬼混、二少爷与姨太太暧昧,老爷与太太吸鸦片、三少爷因调戏女生受伤、阿发嫂被误引诱老爷因而遭受毒打、……旧社会大家庭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让汤雪华浓缩在一天里发生,不能不说精彩。女仆在主人家中很小心地生存,对所目睹的尽可能做出视而不见,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最后还是逃不出被卷入这个家庭的纠纷中去,受尽委屈。
陈子善给这本书所写的序中提到“她们写作的真诚、题材的多样、人的描写的细腻,以及流淌在作品中的对弱者的同情,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等等,都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施济美的《悲剧与喜剧》一文的人物心理描写很好,女主人公蓝婷与九年前喜欢的范尔相遇,勾起起许多美好的往事,面对旧时心爱的人再次追求,蓝婷因此内心矛盾心事重重,现在的丈夫,一个比她年老有钱的医生得知后却很宽容地让她自由选择,被丈夫深深感动的蓝婷最终选择与现在的丈夫相守。
《小姐集》并不是说每一篇都绝对精彩,在这里,个人不喜欢邢禾丽的几篇作品,1944年谭正壁编选的《当代女作家小说选》评价“她的作品几乎每篇里都寓有醇厚的教训气息。”作品集选取了三篇她的作品,读后的确得到教训,但写未免太幼稚与天真,说教性太明显。尤其是《出走》一篇,焕英发现丈夫培其不如婚前对她的态度,内心因此产生怨气,当遇上婚前好友兼爱人时于是萌生“出走”的念头,这时还多次暗中给丈夫机会,但发现他的态度没有自己所设想的,于是在一个夜晚留下字条便出走,很不巧离开时弄醒了丈夫,培其发现妻子出走后发出一番直击焕英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倾听后焕英认识到错误,于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培其几乎被写成神一般,句句苦口婆心,看时有些恶心,编故事太明显。
难得的是这本作品集提供给我们一个机会,看到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青年读者中很有影响力的女作家的作品,这本书值得一看。
图书链接:《小姐集》